查看原文
其他

清流绕城,碧水映天,庐江水生态环境优化现“蝴蝶效应”

2017-07-10 赵德斌 微聚庐江
点击上方“微聚庐江”可订阅哦!



河道旁,孩童戏水,游人垂钓;两岸边,青草连片,绿树成荫,三三两两市民漫步其间,聊着天,谈着眼下的幸福生活……这是7月2日笔者在庐江县河苏家河边见到的场景。


“自从实施水生态环境修复以来,这条河流脏乱差的面貌改变了,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河水清了,小鱼小虾都回来了。”在苏家河边住了五十多年的村民彭朝月,指着家门口的苏家河乐呵呵地说道。


生活好了,环境美了,群众乐了。


苏家河建设只是庐江修复水生态环境产生“蝴蝶效应”的一个缩影。


最近几年,庐江县相继实施水生态环境修复项目75个,投资总额102.77亿元,建设内容涉及河道治理、防洪大堤加固、水环境综合治理、水源保护、堤岸绿化大道等多项工程,项目规格之高、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水生态环境。




一条河流的“前世”和“今生”


漫步在庐江县万山镇长冲堤岸上,笔者看到,原先河堤内的垃圾不见了,东西两岸的河堤得到加固加高,险工险段全部修复,进行了生态护岸,以前荆棘杂草丛生的堤路,现在宽敞平坦,路边的堤岸斜坡铺上了景观草皮。




家住长冲河畔的老人徐成余说:“近年来,水务部门以打造生态水务景观的标准修复河道,我们这群老朋友经常一起在河堤上散步健身,神清气爽!”


徐成余还记得,由于长冲河河道径流量少,“水脏、水少、水滞”导致这条河流从前就是一条死河,河道环境质量差,生活垃圾等到处都是,杂草丛生:“一到夏季,就闻到又馊又臭的怪味,我们在闷热的夏天也不得不紧闭门窗。”这条小河因此被当地村民称为“龙须沟”。



让乡村死水“复活”这一改变,缘于庐江县正在开展的水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为着力解决长冲河“脏乱差、黑堵臭”的问题,再现“水流清畅、岸绿整洁、人水和谐”的乡村水景,该县水务部门对这条河道进行彻底修复。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200多万元,主要进行3.77公里河道的清淤整形、修拦河坝、绿化亮化、岸边路面硬化等建设。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既含蓄地表水源,又形成河道水面景观,改善长冲河水生态环境。



按照“疏浚一条河道,治理一方水土,打造一片水景”的景愿,庐江县水务部门大力开展长冲河疏浚整治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土方19万方,更新改造配套建筑物22座,绿化植树3.5万株等,使河道的引排、生态和景观功能显著提升。


昔日臭水沟,今日清水流。修复后的长冲河,河道有堆堤、河坡有青坎、边坡有绿化,一条鹅卵石铺就的休闲小河呈现在人们面前,小桥、漫道、凉亭无不体现出人文关怀。昔日“龙须沟”变成了今日风景迷人的“景观河”,放眼望去,碧水流淌,青山倒映,一幅“美丽、流动、生态” 的农村河道水网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激荡起“碧波”的“源头活水”


“水在,绿在,美就在。这些年,庐江着力巩固和发展水生态环境修复成果,力促碧水更清、天空更蓝、环境更美,还水于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造福子孙后代。”陪同笔者采访的庐江县水务局副局长金献兵说。


据了解,庐江县水生态环境修复一期项目包括庐北大圩防洪保安和县河四河等水生态修复工程;二期项目实施白石天河综合治理和巢湖南岸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三期项目是黄陂湖流域综合治理和果元山、移湖、金汤水库水源保护及白石天河支流河道治理工程;四期项目有东大河、县河区域上游小流域治理、庐北大圩堤防截渗及白石天河下游小流域治理工程等。



事实上,早在修复水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启动之前,庐江县就已经开始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等工作,成了保护环境、修复生态的关键之策。


庐江县按照“坚持除弊与兴利并举、保护与治理并重”的总体思路,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开展一系列水环境整治,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沿河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湿地,逐步恢复中小河流生态系统,提高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加强主要河流沿岸及其支流沿线湿地恢复、维护和保育,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开展矿山开采整顿等,让水生态系统“复苏”。



与此同时,庐江县全面加快流域内的河堤建设,将河堤加高增厚、砌生态护坡,增强河堤防护功能,提高防洪标准;防止河道淤塞,缓解汛期泄洪压力,并对城区饮用水源地污泥进行大规模生态“清淤”; 县城所有污水全部进入县污水处理厂加工处理,改造雨污分流系统,使河流的水质一天天好起来。


庐江县还通过县河治理、活水增绿等修复水生态环境子项目的实施,使县河在水质净化及改善、生态修复等方面全面发挥了应有综合效益,并重现了县河往日的清清河流,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已构成县城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为确保成效,庐江县对境内重点河流全面实行“河长制”,严令各镇、园区党委主要负责人负责防治水污染,开展沿河截污、清沟清渠、生态修复、美化环境,要求凡是不达标排放的企业单位一律停产停工整顿,凡是偷排偷放的一律关门走人处以重罚,凡是监管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有人丢乌纱帽,确保河道“零污染”。




从“江淮小邑”到“生态大城”


城,因水而灵动。

庐江县经过近几年持续不断的修复县河水生态,逐步恢复了河道的生态功能,水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已开始显现。


县河苏家河被称为庐江的母亲河。曾几何时,一度遭受污染,成为又脏又臭的“一潭死水”。苏家河水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实施后,通过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滨河景观建设等综合整治措施,使这条县河已成为集文化、生态、防洪、休闲、健身、旅游多位一体的城市滨水空间。




金献兵介绍说,包括苏家河在内的四条县河水生态环境修复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态岸线改造工程。河道岸线布置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围绕排涝建设和生态及水环境治理的目标,对河道采用多形式的堤线堤型布置,因地制宜,致力满足河流自然规律,保障治理河道的水生态系统健康;二是防洪除涝工程。在四河下游新建节制闸、排涝泵站;三是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工程。利用水库、干渠或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补水水源,解决河道缺水难题。同时在河道内构建人工湿地,对河水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对原有河道内进行河底地形塑造,并种植水生植物,构建健康良性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和维持水质;四是滨河景观工程。以庐江县城市规划、水系规划为依据,结合生态环保理念,对县河河道总体景观进行布局,由上游至下游分别打造亲水健身区、文化游赏区、湿地游赏区、生态游憩区等。




县河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是庐江县水系生态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山水生态城市、加快县乡一体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修复水生态环境让庐江四条县河已蜕变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现代城市生态景观河道,成为广大市民畅游嬉戏的好去处。


有着近20年钓龄的徐志震,每逢节假日必定呼朋唤友到户外野钓。他几乎跑遍了全县大大小小的河塘沟渠,见证了近年来庐江县地表水水质的变化。他说,这两年,庐江县生态环境明显好多了,河水清了,钓鱼的人也逐年增加。



如今,庐江这个曾经的“江淮小邑”,已经成长为“生态大城”,正积极发挥自身区位等优势。通过水环境生态修复一系列工程项目,庐江已成为融服务经济、生态经济、旅游经济、文化经济于一身的区域,扮靓了省城合肥生态示范区的南大门,也见证了安徽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带来的城乡环境巨变。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而在这些背后,是120万庐江人民多年来为生态修复作出的巨大努力。近年来,庐江县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县”、“全国十大生态旅游休闲名县”、“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皖江示范区建设先进县”、“全省文明县城”、 “全省十佳环境优美县”、“全省首批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


航拍:左学长,科庸巴巴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请点击图片查看





觉得不错,赏个ZAN 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